「法布瑞氏症」(Fabry Disease)是一種基因遺傳病。中大醫學院心臟科在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期間,邀請在威爾斯親王醫院進行心臟超聲波檢查、患有「左心室肥厚」的病人參與「法布瑞氏症」篩查研究,這次研究報告全文已在2021年出版的《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》發表。
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心臟科教授李沛威醫生表示,「過往,高血壓或心瓣病變被視為導致心肌肥厚的主因,本身有這些疾病的心肌肥厚患者,未必獲安排檢測『法布瑞氏症』。但這次研究證實,不少『法布瑞氏症』確診者同時有高血壓或心瓣毛病,換言之,心肌肥厚患者若因這些疾病而未獲安排『法布瑞氏症』篩檢,有機會延誤診斷。」事實上,經中大研究確診的8位病人,由發病至最終確診,平均延誤了8.4 年,最長延誤了18年。
李醫生指出,「法布瑞氏症」過去因診斷不足,本港確診數字被低估。這次研究發現,8名「法布瑞氏症」確診者中,5人祖籍南中國;他們患心臟衰竭或心律不正的比率,亦高於其他非確診者。他建議,若心肌肥厚病人出現以下三大警號:心臟衰竭、心律不正或籍貫南中國,應檢測「法布瑞氏症」是否致病成因之一。
確診者經臨床評估後,可獲處方酵素替代療法,以補充體內酵素。李沛威醫生強調:「若太遲治療,心肌肥厚可引致部分心臟組織纖維化,心臟功能下降便不能逆轉。所以,較年輕的高風險人士應及早篩查,及早開始治療,在病情輕微時開始用藥,可有效減輕及減慢惡化,避免難以逆轉的器官損傷。很多病人在用藥後,心臟功能都得以穩定及好轉。我們亦會鼓勵病友家人留意家族史,並進行風險篩查。」
他引述外國研究指出,男性「法布瑞氏症」患者若沒有得到適切治療,存活期中位數為50歲,較一般正常男性的存活期短了近20年。現時,本港已有適用於「法布瑞氏症」患者的酵素替代療法,確診的「法布瑞氏症」患者,經評估認為適合後,可每兩星期回公立醫院作靜脈注射,有助維持主要器官的生理功能,有效控制病情,預防併發症出現。
資料來源:由心臟科專科李沛威醫生提供